半岛tiyu官方网站入口-快递时代,还需要特产吗?
2024/07/01   半岛tiyu官方网站入口

文:李昊

来源:FoodWine吃好喝好(ID:FoodWineChina)

你有多久没买过特产了?

特指那种旅途中精心挑选,吭呲吭呲扛回家自用、送礼的东西,多是吃的,当然也包括馈赠亲友的面子工程,一定要有特别突出的地方特色,好吃好用与否反而退居二线。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,在购买特产这件事上,养成了「万花丛中过,片叶不沾身」的绝技,旅游主打一个轻装简行。可能也和居住空间较小有关,抗拒一时新鲜,带回家就弃之不顾的消费行为,而且现在的年轻人,几乎不需要维护亲戚。当年爸妈去北京,从前门大栅栏的特产店里拎回十几袋真空包装的北京烤鸭,然后被亲友嫌弃不好吃的日子,一去不复返。

2024 年了,我们还需要特产吗?答案是肯定的,需要,非常需要,但不需要「肉身渡劫」了。

如今,贵阳市丁家脆哨已从门店转型为拥有规模化生产车间的企业,线上线下的店铺均提供盒装脆哨,方便外地游客将这份贵阳特产带回家中享用。© 地道风物

我们喜欢的特产,是在旅游目的地的惊喜发现,体验之后还可以当场请老板发冷链快递,这里我要提名镇江的萝卜丝烧饼;是回到家后的某个深夜,突然对彼时彼地的食物犯馋,立刻就能外卖到家,虽然莞莞类卿,但安慰嘴巴和灵魂刚刚好,或者电商平台下单,在欲念尚未消失时就会收到的存在,正如我家冰箱里永远都存着一罐的丁家脆哨。

特产的「出现」「消失」和「重生」,走了几千年,最后也最大的两步,正是近十年方才迈出的。

几千年前,人类就开始追求特产,不一定是吃的,但一定要能证明「我来过」。在爱尔兰发现的拥有近 3000 年历史的斯堪纳维亚半岛出产的琥珀珠子,被英国考古专家认为是当时人们从海峡对岸带回的最早的特产之一,中国的丝绸、茶叶、瓷器等特产,甚至搅动了整个世界。我们内部也对特产痴迷已久,如果要找历史上最有名的特产,去翻翻历代君王收到的贡品就行。这些精挑细选的顶流,直到今天依然指导着我们的特产消费。

自古以来,荔枝就是两广地区的特产。在物流发达的今天,全国各地都能品尝到品质不差的荔枝,但味道最好的,仍然需要前往当地食用,刚摘下的尤佳。© 新快报

在《万历野获编》里,记载了当年鲥鱼进京的盛况,以及因为路途遥远和难以保鲜,紫禁城里的天子体会的「不良味道」。一骑红尘妃子笑的荔枝,大概率也没法好吃,主打提供情绪价值或者氛围感,这份对特产的欲念,在古今中外一骑绝尘。如果是君王名人亲自去吃的,需要小心一点,毕竟乾隆下江南,慈禧庚子西狩留下的「消费记录」疑点太多。苏东坡这种会吃会写的,可信度更高。他每天大吃 300 颗荔枝,显然要比贵妃在深宫中苦等的那几颗好吃百倍,甚至好过当今在非产区的居民。对于「什么品种的荔枝最好吃」,答案出乎意料 —— 在荔枝树下吃的最好,不拘品种。

按照心理学家的说法,人类有着保存记忆的本能,当我们体验到独特、愉悦的经历后,通过购买旅行纪念品或特产,让这一刻在时间里有了可感知的节点,我们再次看到、摸到或者吃到喝到这些东西后,就能重回到那个美妙时刻。

各类以当地建筑、饮食等文化元素制作的摆件、冰箱贴等是全球流行的纪念品,大多为中国义乌生产。© thrillist.com

早期的旅行纪念品,甚至不是花钱买的。全球的朝圣者都有把圣地元素带回家的习俗,除了证明自己来过,更是想借一颗石子、一把泥土或者一瓶清水,获得珍贵的庇佑。后来,人们开始购买纪念品,也许是一块金属铭牌,也许是一个小小的雕像,甚至直到现在,这类旅行纪念品的形态也没有太大变化 —— 装着标志性建筑的水晶球、微缩的埃菲尔铁塔、各种各样的冰箱贴,只是,它们大概率都是义乌生产。

作为特产的食物更为珍贵,毕竟旅行途中,一日三餐加宵夜、零嘴,一个也不能少。吃是基本需求,来都来了,自然要吃正宗的、没吃过的。很多我们熟知的食物类特产,都和旅游、出行紧密绑定,比如德州扒鸡是绿皮火车时代铁路沿线的特产,不仅是馈赠亲戚朋友的礼物,更是漫长旅途中的必需品,在抵达下一站前,帮无数游子消解饥饿和无聊。

新鲜采摘的松茸被小心翼翼放进包装盒里,等待被运输到全国各地。© 黄xixi

也是在从前,四川、云南等野生菌产区,有着近似传奇的美食故事。比如日本富豪包了直升机把清晨鲜采的松茸空运到日本,就为了这珍稀无比的口味和营养。如今,全国许多大城市居民也都有机会体验一把这样的豪奢,新鲜松茸被妥善保存,经物流快速配送,坐在家中就能与滇蜀产区的居民一样接受自然馈赠,甚至由于消费能力高,前者到手的松茸更嫩更好。曾经,家里人会把清早采买的新鲜野生菌小心放进纸箱,随身携带乘车,只为晚餐时它们能出现在我成都家中的餐桌。亲情和美味的串联成了历史,情谊冷了三分,也意味着另一方面的迅速和便捷,如今每到季节,家里人早上逛到上好且价格划算的野生菌,往往当场买了让店家加冰袋打包,冷链送来,最快当晚,迟一点次晨,我也可以分菌子产区的七八分风姿了。

类似的例子还躺在大家的购物历史里,小红杏、白凤水蜜桃、红颜草莓、桂味荔枝、仙居杨梅等,都是特产「消亡」的代表选手,它们从特产变成物产,在物流和冷链以及消费理念、能力的升级之下,突破了特定的地域,成为即使没去过产地,也能享受的好物。

乐山甜皮鸭。© 石言呓语

真在旅行中爱上了什么食物,也都可以即时打包快递。2023 年,乐山经由快递寄送的「乐山小吃」有 1009 万件,快递收入达 8322 万元,市区的每一家甜皮鸭档口,游客都在排队挑选心仪的鸭子,看着老板斩件、包装,抽成真空,甚至比自己更早「到家」。我爸妈第一次去泰国旅游,被导游忽悠购买了乳胶床垫,支付高昂行李超重费后亲自带回家,而近几年,这些「不良商家」已经良心包邮。同时期的还有厦门凤梨酥、牛轧糖,一开始自然是妥帖的伴手礼,很快也就随处可得,我最近一次吃凤梨酥,居然是上海朋友送的,还是中国台湾的知名品牌。

全国乃至全球的特产都「扎根」在大城市,或者经由快递、冷链,使命必达地送到家门口,这就是特产最好的「消亡」方式,也催生出了特产的终极版本—— 在地体验。

淄博烧烤可以被看做另一种形态的特产,只有实地体验,才能感受最正宗的当地文化。© news.cnr.cn

疫情之后第一个爆火出圈的淄博烧烤,就是代表之一。味道、价格和独特的体验感,以及景观社会的表象和其缝隙中人们对于在场的追求,在一定程度上让特产又回到了不那么方便获得的状态,甚至重生。接棒的天水麻辣烫,野心也不是像沙县小吃一样遍地开花,而是期盼人流随着互联网流量漫涌而来。更早的时候,有人支付高价找黄牛高铁递送茶颜悦色,如今想来,也有点理解了。

不久前引发讨论的大众点评 3.5 分餐馆,似乎也可以展示出同样的切面:真实、朴实,是小城老餐馆独有的套餐,何尝不是现场体验特产时所渴求的赠品呢?当地人千锤百炼,也毫无野心要出圈博得流量,应该是特产最美的样子。

云南腾冲菜市场上卖香肠的摊位,顾客几乎都是本地人。

去年在云南观鸟时,我专门跑去瑞丽的菜市场。一个卖糯米肠和火腿的摊位,排满了当地阿姨,我立刻决定加入队伍,翘首看着摊位上琳琅满目的东西盘算要买点啥,一边也问了前面的阿姨,为什么大家要在这家买?「不咸。」阿姨淡淡地回道。于是放了心,意识到我们眼中的特产,是当地人定期光顾的日常,那一定是没错的。

年初天气还冷的时候,约了几个朋友去西昌晒太阳,特意抽出一天往返攀枝花,就冲着一顿烧烤,不是什么绝无仅有的特色餐馆,用瓦片代替烤盘的制作方法也没有任何复刻门槛。让我们念了一年的,不过是食材新鲜,以及老板娘发自内心地骄傲于自家的味道。过了中午抵达攀枝花,先从路边水果摊上买了草莓,找了块草坪席地而坐,一行人在成都冬日绝无可能出现的艳阳下大啖三百颗,然后躺平了晒太阳,正面背面轮着晒,直到 4 点烧烤摊开了门,才慢悠悠地晃荡过去,仿佛拥有全世界的时间。我们的悠闲和当时正流行的特种兵旅行仿佛是特产体验的一体两面,在效率的两端,大家都选择了去现场,于是相遇,我们肚子饱胀、两手空空地离开,特种兵来去也都轻装速行,特产再一次被留在了当地。

鱼子酱已经成为浙江、四川等地的新特产,产量高、品质好、价格低。© Google

特产本身也在推陈出新,春节期间爆火的哈尔滨,在和广西互动的时候送出了自家特产蔓越莓,让众多东北人惊呼「咱家这嘎达(地方)还有这玩意儿?」于是,全国人民对自己家乡的新特产进行一轮大摸底,淘宝也趁势推出「2023 淘宝隐藏土特产报告」,原来威士忌、鹅肝、鱼子酱、藏红花、夏威夷果、和牛这样的洋特产也「土」了起来,还土得颇具规模、有声有色,有了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趋势。比起义乌为全世界制造旅行纪念品的国际化,身为普通消费者,我更喜欢这种在家门口实惠体验环球特产的方便,当年张骞、郑和出入西域、七下西洋,「优选」出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众多域外特产,现在我们也走上了用消费行为投票的丝绸之路,会走到哪里,让人期待。

关于特产的魅力,其实在于变化,这种变化有淘汰也有升级,有新造也不乏死而复生。当然也有悲观的论调,全国的特产都是老酸奶和轰炸大鱿鱼,或者有了社交媒体,我们的记忆也许有了更简单更直观的保存方式,它甚至还能化身社交货币,在互联网上流通无碍。不过,我仍旧相信真实、具体的特产,不能被几张照片和几段视频所取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