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内乳品行业“两超多强”的市场格局,让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惨烈。2024年,整个乳品行业更是面临巨大挑战,大品牌业绩“变脸”,中小品牌会更好吗?
答案是:有可能。
在众多区域型乳企中,天津海河乳品有限公司(下称“海河乳品”)凭借“花色奶”快速出圈,不仅助力企业整体业绩稳步增长,拿下花色奶品类市场份额第一,还借势加快从区域到全国市场扩张。
海河乳品党委书记、董事长 邹旸
那海河乳品又是如何实现“突围”的呢?海河乳品的成功又能给区域乳企带来怎样的启迪?带着这些疑问,整点消费(ID:ZDXFBA)在Foodaily创博会期间,专门采访了海河乳品党委书记、董事长邹旸,看他如何看待区域乳企的发展之道。
01
海河乳品“翻红”
在天津,诞生于1957年的海河乳品(其前身为“天津市公私合营牧场奶品总店”)堪称是家喻户晓的乳品品牌。不过,在过去近60年的时间里,与北京三元、上海光明同属农垦体系的海河乳品,虽然实现了从牧场到工厂、到产品的全产业链布局,但直到2015年,海河乳品在外埠市场的销售额仍仅有1000万元左右。
如今的海河乳品,不仅依靠诞生于上个世纪的花色奶成功“翻红”,并且将产品范围扩大至巴氏杀菌乳、灭菌乳、搅拌型发酵乳、调制乳等六大品类,保持着几乎每周“上新”的研发速度。
邹旸坦言,他2022年加入海河乳品时,公司已经在花色奶领域作出了一些成绩,但公司有部分人觉得应该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品类。在几经徘徊之后,海河乳品还是决定扬长避短,集中打爆花色奶这一细分品类。
此后,海河乳品除了做好天津人的“奶瓶子”之外,开始围绕花色奶系列产品发力,口味从最初的4种拓展至了15种,从经典的可可奶到草莓、巧克力、咖啡味牛奶,再到香菜牛油果、薄荷巧克力、燕麦大红袍等新奇口味。尤其在2024年,海河乳品不仅与德云社、祥禾饽饽铺、天津博物馆等跨界合作,更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推广天津地域文化特色产品。
据凯度消费者数据显示,海河乳品花色奶在2024年的销售额及销售额占比均位居全国榜首,全国范围内的销售额占比高达9.9%。另据邹旸透露:“截至2024年,海河的产品销售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市、自治区、直辖市,外阜市场的销售占比已经达到50%”。
据邹旸透露,未来海河乳品还会有更多地域特色的口味以及一些全国性的IP联名产品上市。
花色奶为什么会成功?
在人们的印象中,评判一个乳制品的优劣,大多以新鲜程度、蛋白质含量等为指标。尤其在蛋白质含量层面,海河乳品的花色奶这种风味乳品并不占优,那它又是如何做到“逆势而上”的呢?
邹旸表示,面对巨头带来的压力,中小企业应该发挥自己的动态能力优势,用速度打败规模。大企业如果要做一个新的产品决策,需要从供应链开始,然后到包材、原材料采购,受制于产能限制,所以需要做成大单品才行;海河乳品如何去克服这些问题?事实就是一种快速响应的能力。“海河乳品的上新速度较快,平均一个产品从想法到上市,最长也就一个月。”
不过,面对大健康趋势与风味乳品之间的矛盾,邹旸表示,我们要做的是好喝、好玩的牛奶,所以我们一强调美味,二强调情绪,并且这两点我们都做到了。
在邹旸看来,面对消费者对健康化需求日益增强的大趋势,企业在洞察消费趋势的时候就不能“既要又要”。
图片来源:@天津海河乳品有限公司
“选择海河花色奶的消费者,很多是觉得美味可能比健康更重要。”邹旸表示,消费者在作出购买行为的时候,很多时候是健康与美味“博弈”的结果。所以,海河乳品在取舍的时候将美味放在了第一位,但也是按照国家的标准、行业的标准认认真真的在做,如果能够实现更健康、清洁的配方,我们也在进一步努力去做,但前提是必须好喝好玩。
据邹旸透露,海河乳品“不是卖牛奶的,而是卖风味的”,我们主张“牛奶+”,这就是为什么别人可以模仿海河乳品的外观,但模仿不了内核。
02
不同的渠道逻辑
渠道作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重要桥梁,也是企业战略实施的关键。在谈及未来看好哪个渠道时,邹旸却半开玩笑的说:“哪个渠道都不太看好。”
在邹旸看来,每个渠道都有问题。比如CVS系统,现在的问题就在于售价太高,前台、后台的毛利留的太高,肯定会被零食量贩系统“打”。但量贩零食也有问题,它的问题就在于不断地去厂家要低价,甚至定制产品,但定制产品这条路就不适合量贩零食系统走。
为什么呢?邹旸表示,比如山姆去做定制,实际上是一种品质背书,它的采购体系主要是针对高质量人群,不同人群的产地也不同。而量贩零食的本质是最求“丰富多彩”,通过一个店把不同品牌、不同口味的产品都纳入到一起,如果都变成定制化了,一样的品牌、一样的产品,那就是去了多元化属性,这是和业态本身背道而驰的。
更关键的是,量贩零食渠道不断向厂家要求低价,这是很危险的,持续下去肯定会损失品质的,比如现在就采取的小克重、小包装,给消费者体验是不一样的。“凡事都要有个度,你得刚好踩在那个平衡点上。”邹旸表示,如果一味地去走极端,那这个渠道也会出问题的。
对于渠道拓展,邹旸看来,还是要以长期主义去看待每个渠道的特性和变化,到线下市场去好好的研究,如何让自身对渠道的“抓地力”更强,让品牌认知覆盖面更广。“像海河乳品这的企业,是靠品质、靠美味去赢得市场、赢得消费者的,其他跟风品牌成本很低,但口味不行,产品力就比不上,所以海河乳品绝不对跟他们比价格,因为很多模仿我们的价格比我们低,但动销就是没我们好。”
邹旸表示:“不要管别人做什么,不要管渠道如何去变化,按着自己的逻辑,本着长期主义去做好自己的事,这才是关键所在,如果一旦被其他因素所左右,是很危险的。”
03
海河的“突围”经验
邹旸表示,目前,各行各业都不好干,尤其是乳品行业,大家都被“周期”左右了,所有人都在按照做牛奶的方式做牛奶,这也是整个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,奶源、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。
“今年将是海河的“核心竞争力构建年”,我们将通过产品力、品牌力、渠道力、组织力构建海河的核心竞争力。”
“我觉得大家还是应该围绕创新来做事,各个乳企都有自己的特点。”邹旸表示,或许当前大家面临消化原奶的压力,去做一些数据跑得比较好的产品,但长期来看,还是应该围绕健康品类和自身特点去往深处做,不然大家抄来抄去,没有什么意义。“谁第一个做,坚持下去之后在消费者心中的心智是不一样的。”
邹旸表示,海河乳品做风味,也有很多别人没法模仿的优势,就是好吃好玩。我们好玩儿的是天津人性格中的那种喜感、天津这座城市的文化……当然,我们也会不断努力把这个赛道做深、做透。
在邹旸看来,区域乳企突围,应该在选定“小切口”之后再去全国开展业务。如果人家做什么你也做什么,那你不可能出得去。另一个就是服务好本土市场,因为在全国不管哪个城市,两大巨头的市场占有率都应该在60%以上,再加上一些强品牌,实际上留给本土乳企的市场份额大概只有20%左右,你做好这20%之后,再到全国市场去找一个自己的赛道,争取有所突破。——“这就是区域型乳企当下最好的生存发展路径。”
(文章来源:整点消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