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:米可怡 Joann
来源:品牌几何(ID:brand-vista)
编者按:
继美团、饿了么双雄争霸后,随着京东携百亿补贴强势入局,外卖这个万亿级市场再度硝烟弥漫。尤其是当竞对平台再次玩起“二选一”游戏锁死骑手资源时,京东直接甩出了王炸“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”的公开信。信中称自4月21日起所有超时20分钟以上的外卖全部免单,对兼职骑手永不强迫“二选一”,未来3个月将招聘10万名全职骑手,且对“被封杀”骑手给予足够单量、优先为骑手对象安排工作…
消息一出,口碑直接拉满,网友纷纷点赞刘强东大气,直呼京东有格局!
从给骑手交五险一金到砸百亿补贴薅羊毛,再到直接宣战,今天咱就聊聊,京东这一系列的激进操作是“破局妙手”还是“烧钱蛮干”。
图片来源:京东官微
京东外卖的破局“三板斧”到底有多野?外卖行业从来不是一片蓝海。美团与饿了么竞争多年,早已将市场教育成“用户认补贴、商户看抽成、骑手求保障”的修罗场。京东此时入场,若仅靠撒钱补贴,无异于重蹈滴滴的“烧钱覆辙”。但细看其“三板斧”策略,每一招都精准刺向行业积弊:
第一斧:骑手变“正规军”,五险一金砸向行业痛点
当美团骑手还在为社保发愁,饿了么为配送时效扯皮时,京东外卖直接甩出王炸——给万名骑手签全职合同,全额缴纳五险一金!没错,你楼下那个顶着烈日送餐的小哥,现在是京东正式员工了,看病有医保,退休有养老金,甚至能申请员工宿舍,这在骑手流动性极高的外卖行业堪称“地震级操作”。
看透了行业痛点:骑手归属感差导致配送体验不稳定,而稳定的履约能力正是用户复购的关键。京东这招不仅收割骑手忠诚度,更在用户心中埋下“靠谱”的种子。
图片来源:京东黑板报官微
第二斧:商家当“上帝”,0佣金“反套路”打法
大环境不好餐饮老板最怕啥?高佣金压得喘不过气!美团抽成15%-25%,饿了么也不低于15%,而京东直接祭出“0佣金+净利率不超过5%”组合拳。这种“赔本赚吆喝”的玩法,让全国超50万商家连夜入驻并直言:“就算不赚钱,也得先占个坑!”
背后算盘很精明:这看似让利,实则是B端品牌传播的降维打击:通过降低商户入驻门槛,快速扩充SKU,再以海量商户反哺用户选择广度,形成“商家多→用户多→商家更多”的飞轮效应。就像京东到家的商超配送一样,先搭好台子,再慢慢唱戏。
图片来源:京东黑板报官微
第三斧:用户薅羊毛盛宴,百亿补贴点燃消费热情
对咱们普通用户来说,最直观的就是“便宜大碗”。不同于美团饿了么的随机满减,京东直接打造“爆品直降”,3.9元喝库迪、4.9元喝古茗、大额百亿补贴券还限时免运费,让用户形成“特定品类上京东更便宜”的条件反射。
数据更疯狂:全民补贴覆盖90%的餐饮品类,爆品直降商品销量暴涨,因流量是平时4倍,“京东外卖崩了”。这波操作像极了当年拼多多的“百亿补贴”,用真金白银砸开市场,让用户形成“买外卖先看京东”的条件反射。
图片来源:网络截图
京东为啥死磕外卖?这盘大棋藏着什么野心流量焦虑下的“救命稻草”
京东这几年面临流量见顶的尴尬——淘宝天猫靠直播续命,拼多多下沉市场收割用户,京东急需一个高频场景留住用户。而外卖作为“一日三餐”的刚需,完美承担了“流量入口”的重任。想想看,你每天点外卖时打开京东APP,顺手看看家电促销、逛逛生鲜超市,低频的电商消费就被高频的外卖带动起来了,这就是“高频带低频”的底层逻辑。
无界零售的关键拼图
京东一直想做“无界零售”,但之前靠物流和自营商品打天下,缺少本地生活的服务场景。外卖正好补上这块短板:早上点杯咖啡,中午送份午餐,晚上捎带瓶洗发水,京东到家的商超即时零售和外卖餐饮无缝衔接,巧妙地形成“餐+饮+日用品”的组合消费。
图片来源:京东外卖官微
对抗美团的“复仇之战”
当年美团靠“千团大战”崛起时,京东错过了本地生活的黄金期,如今美团市值千亿,本地生活占半壁江山,京东怎能甘心?这次带着“骑手社保+商家补贴+百亿补贴”的组合拳强势入局,本质是一场“复仇之战”。你美团搞“千城计划”,我就搞“万骑铁军”;你补贴商家抽高佣金,我就0佣金倒贴钱——京东要用零售基因里的“价格S手”策略,在美团的主场撕开一道口子。
当补贴潮水退去,靠什么留住用户?把“配送速度”变成核心武器
外卖用户最在意什么?不是补贴,是“准时达”!京东有全国最牛的物流体系,能不能把“30分钟达”压缩到20分钟?能不能在暴雨天也保证95%的订单准时送达?如果能做到,就算补贴减少,用户也会因为“快得靠谱”留下。
打通“会员权益”形成生态闭环
京东PLUS会员有5000万用户,能不能把外卖补贴和会员权益打通?比如PLUS用户每天领专属优惠券,下单积累的京豆能兑换家电折扣,甚至用外卖订单积分兑换物流免运费券。
当用户发现“点外卖能省钱,还能享会员特权”,就会形成“消费-积分-复购”的闭环,这才是美团饿了么难以复制的优势。
卖的不是便宜,是生活方式
现在用户不缺便宜外卖,缺的是“品质生活”。京东能不能打造“白领专属套餐”,联合高端餐厅推出健康餐;能不能开发“深夜食堂”板块,满足加班族的暖胃需求;甚至能不能接入洗衣、家政等本地服务,让外卖APP变成“生活管家”。当用户不再为补贴而来,而是为“一站式生活解决方案”留下,才是真正的破局。
京东外卖的终极命题是“搅局者”还是“革命者”?不得不说,京东这波操作很“京东”——带着物流人的执着,用零售的“补贴+自营”思维硬刚互联网巨头。但本地生活不是电商,用户更在意“即时体验”而非“价格敏感”,商家更需要“流量运营”而非“佣金减免”,骑手更渴望“职业尊严”而非“五险一金”。
未来成败或许不在于订单量,而在于能否回答三个问题:
能否把“烧钱补贴”转化为“用户习惯”?
能否用“零售基因”重构“本地生活生态”?
能否在“效率”和“温度”之间找到平衡?
总结:
无论如何,京东外卖的激进入局,已经让美团饿了么不敢懈怠,让骑手和商家看到了行业变革的可能。对我们用户来说,最开心的还是能薅到实实在在的羊毛,享受更高效的服务。至于这场烧钱大战能打多久,不妨拭目以待——毕竟,真正的商业竞争,从来不是看谁斧头挥得猛,而是看谁能在潮水退去后,依然还在优雅戏水。